【腾讯云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,快速实现日志分析、应用搜索,首购低至4折

在人民武装建立之初,为了区别于军阀部队与国民党军,我们实行了一套具有鲜明特点的军事领导体系,即“八大员制度”,该制度主张官兵平等、军政并行、民主集中,该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军衔,权力与职级直接挂钩。

这项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优点,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,比如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,我们与美国人谈判的时候,因为没有军衔,美国人根本搞不清楚志愿军的组织系统,也因此闹出了不少小波折。毛主席得知此事之后,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,在革命年代,军衔制可能会阻碍部队的发展与进步,可在和平年代,军衔制对于部队益处多多,比如能调动官兵的积极性,促进大家良性竞争,从而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。

而且,苏联老大哥也一直实行军衔制,看起来效果着实不错,这让主席难免有些动心。后来,主席与周总理以及朱老总等人专门商议过此事,大家对于军衔制也普遍保持着肯定的态度,这更加坚定了主席实行军衔制的决心。于是乎,在1955年,主席正式通知军委在全军范围内进行军衔评估,向所有参加过革命战争的官兵们授予军衔,以表彰大家的贡献和功劳。

此次授衔光将军就有上千人,校级军官更是不计其数,后来军委又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授衔,又增补了而不少少将。毛主席本以为授衔是皆大欢喜的事情,但谁料没过多久,授衔的弊端便暴露了出来,个别干部将军衔当做了炫耀的资本,处处彰显优越感,与过去的国民党军将领别无二致;除此之外,一些官兵还将军衔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,忘却了革命军人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本分,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!

主席为此气愤不已,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主席决定取消军衔制,恢复此前的“八大员制度”。1965年,除了元帅之外,所有官兵都将肩章、臂章、领章取下,统一换上红五角星,以彰显革命精神。自此之后,解放军进入了一段“混沌期”,发展基本停滞,在原地足足踏步了十余年,错失了诸多发展良机。

一直到1979年,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,因为缺乏军衔作为识别,解放军的指挥系统出现了混乱,以至于差点酿成大祸。此事传到党中央之后,引发了邓公的深思,邓公认为,在当下,解放军正处于重建阶段,可以考虑将军衔制度重新植入,借以增加解放军的凝聚力,同时稳固指挥系统。

而且,恢复军衔制度对外交也有莫大的好处,在动荡结束后,我们的将领到别的国家访问的时候,对方常常因为搞不清我们的“八大员制度”,没办法安排相应的接待标准,这无疑增加了双边交流的障碍。综上,邓公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毅然决定恢复军衔制度。

1988年,经过精心准备,军委在中南海举行了盛大的授勋仪式,百余名将军接受了新的军衔,成为解放军新一代的领头人,其中有不少将军是老革命同志,也参加过1955年的授衔仪式,比如我们熟知的洪学智将军,他两度受领上将军衔,这在人民武装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。

还有张万年将军,他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新同志,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战成名,令敌人闻风丧胆、又恨又怕,后来他更是直接被提拔为大军区的主政官。1988年,他被授予中将军衔,往后又一步步升迁为军委高干,为解放军的发展与改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现如今,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军衔体系,其中包括士兵、尉官、校官、将官4个大等级以及十余个小级,该制度不仅与国际接轨,而且还蕴含着不少中国特色。

发展是一个螺旋向上的过程,一个时期的真理到了另外一个时期,就有可能变成谬误。以军衔制为例,其在人民武装中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,军衔的取消与恢复也并非是临时起意,而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客观要求,在特殊时期,军衔或许具有负面效应,但在新时代,军衔是军队系统不可或缺的东西,必须要坚决予以贯彻和执行,军衔不仅仅只是称呼与荣誉,更代表了部队的组织力和凝聚力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军衔制度还将继续执行下去,并且更加契合部队、顺应潮流!

内容分享:
全球2000+节点无盲区覆盖,注册即可免费使用
Top